发布时间:2025-10-16 23:47:35    次浏览
王荣辉老师有话说:从2003年怀孕到现在,我阅读了大约近千中英文本育儿书籍,有些翻了几页就丢弃了,有些边读边写了阅读笔记,还有一些至今都是案头的参考书。前一段时间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给爸爸妈妈们推荐过一些书籍,但很多家长觉得不过瘾,希望我分享下该怎么选书。那我今天就和大家谈谈我是怎么选择育儿书籍和资讯的。我把育儿书籍按作者的专业背景进行了分类,相信这个分类能够很好的指引你们在书海和微信宇宙里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和资讯:1、专业研究人员这些人常年从事专业研究,他们具有极强的理论背景,研究通常很有深度。如果是一个研究团队(如专业研究所、大学里的专业实验室或国家项目),通常团队里的专家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研究涉及的专业领域广、局限性会小一些。如果是个人研究成果,我们要注意可能存在专家个人的专业局限性,通常一个人的精力和专业知识有限,通常不会垮很宽的领域研究。代表人物如国际睡眠组织专家哈韦·卡普Harvey Karp(5S安睡法发明人、最快乐宝宝教育组织负责人)、代表书籍如《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2、实操专家这些人长期在育儿、教育或护理一线工作,积累了大量个案和实操经验,可以更好的论证一些理论的有效性。但通常他们的专业知识来自培训或书籍,会受到培训老师或专业书籍作者(也就是上面第一类作者)的影响。我们阅读这类书籍的时候,还需要了解这个作者的教育背景、培训经历和专业导师的情况等。代表人物如特蕾西、霍格TracyHogg(《婴语的秘密》、《实用程序育儿法》作者。3、会写作的父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大量这些普通父母写的育儿书籍。通常这些人既没有受过专业的育儿教育,又没有大量的实操经验,他们分享的只是她们自己的育儿经验。这些书籍只能拿来消遣,绝对不能作为学习育儿的教材或实践育儿的参考书。一般我在查阅一些专业资料时,就同一个问题我会查阅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研究人员的相关文献:如关于安抚奶嘴的使用问题,我就不仅会查阅口腔科专家的观点、还会查阅儿童发展专家的观点、以及儿童心理学家的观点。如果一个专家涉及面特别广、基本啥都懂,这样的专家的资料我也会谨慎使用。如一个预防医学医生除了讲疫苗、还讲腹泻发烧治疗护理、还讲儿童发育、还讲儿童心理学,那我就基本只看看他有关疫苗和预防免疫方面的资料,因为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精力是有限的,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做到大而全。微信时代,一方面信息传播变得更便捷,但另一方面信息的可靠信变得更加难以判断了。一般那些没有出处、没有明确可信的作者的资讯我基本都会屏蔽掉。不知道今天的分享,是否能帮助父母们在书海、微信宇宙里更容易的找到您所需要的可信的有价值的书籍和资讯。后续我还讲继续分享《父母必读书目2》注:本文为原创文章,任何商业机构、媒体(含自媒体)、网络等平台在未获得授权转发或转发未署名出处,一经发现我们将启动侵权投诉流程。转发授权请加微信:2970526092关注【婴幼儿发展王荣辉】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的专业育儿知识文章!方法:打开微信——添加朋友——搜索——婴幼儿发展王荣辉——关注!